|
见利忘义
【2016-06-28 15:16:40 张笔东
所属诗集 阅读3947
】
25朵 0个
见利忘义
三国灭宋却独吞,上党欢收未费兵。
淖齿杀王图自立,杀妻做将梦成空。
苏秦的弟弟苏代劝齐闵王灭宋,因为宋康王自恃其勇,非常残暴,无端攻打他国;抢人妻,导致人家夫妻双双自杀;对于劝谏的大臣残酷射杀。于是齐闵王联合楚国、魏国共同攻打宋国,答应灭宋以后共分其地。因为秦国与宋国已经结盟,所以秦昭襄王决定救宋。苏代对秦昭襄王说,齐闵王如果灭宋,一定不会把宋国土地分给楚国和魏国,那么楚国和魏国一定会十分生气,会反过来与秦国结盟,对于秦国来说是好事。于是秦王不救宋。后来,三国共灭宋国,齐闵王果然不把宋国土地分给楚国和魏国,反而攻打三晋。楚国和魏国果然与秦国结盟。原先,燕王哙把把王位让给丞相子之,子之为了巩固王位,派兵攻打燕王哙的太子平,搞得燕国国内人心惶惶,齐国趁机攻打燕国,燕国人由于十分痛恨子之,不做抵抗。于是,齐国攻破燕国,杀死子之,燕王哙自杀。齐国军队在燕国胡作非为,并且想兼并燕国。于是,燕国人奋起反抗,赶走了齐国军队,立燕太子平为王,他就是燕昭王。燕昭王发誓要复仇,建黄金台,虚心求贤,于是,人才都来到了燕国。燕昭王派乐毅带领五国军队攻打齐国,齐闵王大败,逃到莒地。乐毅下齐地七十余城,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。齐闵王向楚国求救,楚国派淖齿为大将,统军二十万去救齐,楚王嘱咐淖齿可以见机行事。齐闵王看到淖齿来到了,非常高兴,拜为相国。淖齿却与乐毅秘密联络,准备杀死齐闵王,条件是乐毅必须答应让淖齿做齐王。乐毅答应了,于是,淖齿把齐闵王的脚筋挑断,掉了起来,三日后,齐闵王才痛苦死去。齐大夫王孙贾由于曾受齐闵王恩赐,振臂一呼,应者云集,杀死了淖齿,楚军或降或逃。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韩国,攻破野王城,上党成为绝地,不能与韩国想通了,上党郡守冯亭想出一条毒计,把上党十七城献给赵国而不献给秦国,这样,秦国不会再攻打韩国,而会攻打赵国。赵孝成王特别高兴,认为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十七座城池,于是答应了冯亭的请求。平阳君赵豹认为,如果受地,赵国空欢喜一场,秦国一定会攻打赵国,赵国有亡国之危,赵王不听。后来,秦国果然攻打本与秦国结盟而见利忘义的赵国。赵王先用廉颇为将抗秦,输攻墨守,旷日持久,秦军难于速胜。于是,丞相范雎劝秦王用反间计,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,只怕赵括,如果赵国用赵括为将,秦军就会撤退回国。赵王听信了谣言,只想速胜,用赵括为大将,廉颇惧祸,逃于魏。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,读尽兵书,大将赵奢曾经与赵括谈论兵法,赵奢不能取胜。赵奢临死前对妻子和儿子赵括说,打仗是很残酷的,而赵括谈论用兵轻松得如同儿戏,所以,赵括以后不能为将,如果赵王用赵括为将,妻子一定要阻止,否则,赵国有亡国之危。妻子劝赵王不要用赵括为大将,赵王不听。秦国听说赵括为将,秘密改用战神白起为将。白起故意示弱于赵,用老弱士兵攻赵,然后,故意假装大败撤退,赵括带领大军追赶,中了秦军的埋伏,被迫突围,赵括被杀,白起活埋赵军降军四十万。幸亏信陵君窃符救赵,赵国才未灭亡。齐国攻打鲁国,鲁国国君想用客居鲁国的吴起为将,但是,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,鲁国国君犹豫不决。于是,吴起杀死妻子为了做鲁国大将,把齐军打得大败。齐国用反间计使鲁国国君不信任吴起,吴起惧祸,逃到魏国,魏文侯用为大将,镇守河西十年,秦兵不敢来犯。魏文侯死后,儿子魏武侯继位,用田文为相国,吴起找到田文,问田文,吴起与田文,到底谁应该为相国?魏武侯认为吴起傲慢,吴起惧祸,逃到楚国,楚悼王用为相。吴起大胆进行改革,触犯了贵族势力,楚王死后,贵族们射杀吴起。冯梦龙为此作诗:满望终身做大臣,杀妻叛母绝人伦。谁知鲁魏成流水,到底身躯丧楚人。
(诗词在线提示:诗词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,并注明出自诗词在线)
提示:不明白的汉字去
新华字典搜索下。
正在提交,请稍后。。。
评论请先登录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