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是否太过忽略了康德的“不可知论”?
【2010-09-22 10:13:49 杨金彪
所属诗集 阅读5312
】
2朵 0个
2010-09-22
世界是否是可知的?
答案总是向提问发笑。
康德傻乎乎觉得世界的某个部分是不可知的,并起了个名字叫“物自体”,结果引起后来哲学家的一大堆哂笑,被蔑称为“不可知论”,简直成了笑柄。
真的那么好笑么?到底谁才是更好笑的?
可知与不可知,并不以表象与物自体为区分。这一点我可以认为康德是失误。但是,其它的我就得细细思量了。
任何一个群体、个人都是必然的只能处于一定的时间内,一定的时期。即使梵天也是有寿命的。于是,任何时代的人都必然的处于知与不知之间,这是人类的永恒处境。
于是,没有这样的人,这样的时刻:他经验到关于整个世界人生的完全的光明。那只能是一种大海般的体验,而非真实。全知的只有上帝,而上帝,据尼采说,已经死了。
处在光明里,向黑暗进军;或处在黑暗里,向光明进军。永远,永远。
“五十知天命”、“我为什么知道我的命运”,等等,等等,即使是“彻悟”吧,也绝不意味着“全知”。亲爱的,那只是其人生达到了极度完美的境界。我们做人,最后的目标也就是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,而非妄图宣布“全知”。
王杰所唱《英雄泪》有句“命运有谁能知道”倒是一句大实话。科技的发展,文明的进步,似乎更是增加了人在命运面前的被动性处境。人生如蝼蚁在现代大都市似乎更容易经常直接观看到、体验到,如果他的感觉还不是已经被磨得太迟钝的话。
“我们”在任一时代(如果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时代),都必然存在还不知道而想要知道的,通过努力就能知道和无论怎样努力也绝对不可能知道的事情。这最后一项,很不幸的,也如同其它项一样,是“永恒”的。
是的,下一个时代会知道的,但有如何保证下一个时代一定会知道呢?何况,下一个时代,也有它那个时代更为艰难的不可知的事情,无限的往下推,只能。
即使下一个时代知道了,但那是下一个时代,对我们有什么好处,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?对于我们,它还不仍然是不可知么?他们,也必然要作为“我们”去面临他们的不可知的。没有哪个时代的人类与个人会有个例外。
遥望冥冥宇宙,我唯一知道的是:我不知道。
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。
不可知,与可知一样是人类的永远的命运。
唯心主义、神秘主义,这样的帽子,如果你要往我头上套,我并不十分拒绝。偶然和无常,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对我们处境、命运的的巨大作用,乃至意义。
想一想我们自小所受的唯物主义教育吧,我们是否太过轻忽了康德的“物自体”,和“不可知论”?
(诗词在线提示:诗词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,并注明出自诗词在线)
提示:不明白的汉字去
新华字典搜索下。
请稍后。。。
- 鉴赏、评论:
- 匿名网友 58.56.28.75 2011/10/25 10:13:08 2 楼
- 送了1朵鲜花
- 匿名网友 119.36.179.152 2011/4/10 9:54:32 1 楼
- 送了1朵鲜花
请稍后。。。
正在提交,请稍后。。。
评论请先登录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