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茶博一品】柳影瘦秋来早 忍看铅华老
心海之旅《锦缠道·秋词》赏析
北雁南飞,柳影瘦秋来早。
北雁南飞,最是秋萧来临的物象,而“柳影瘦秋来早”更暗点这季节的轮回并不自然。
“瘦”字用的极妙。“绿肥红瘦”瘦了一种色彩,“人比黄花瘦” 瘦(失落)了些许情感,“柳影瘦”,瘦的却是一个物质时空,一个季节(初读这一句时,立时便联想到了孙楠的那首歌:今生的爱走远,来世的痛提前…)。伤秋之词,开篇便能有如此大的铺垫,可见作者匠心独具。
黯消魂,满帘枯草。冷香羞抱晴烟袅。
秋萧之气的不期而至,令人魂不守舍。眷顾熟悉的葳蕤与芬芳,已成满目枯萎,香消殆尽之状。本该倍受追崇的芬芳之气,没有了当初大牌的显贵与鲜亮,而是“羞抱晴烟袅”的尴尬退场。
时空变换,季节变迁,事物的色衰爱驰,物是人非怎能不让人发出感叹!
期期极喜欢这个“羞”字。不知怎地,它让期期联想到了雷锋叔叔。昔日的“助人为乐”与“螺丝钉精神”,也有似这“冷香羞抱晴烟袅”样的落魄。
水映红尘,总有愁情扰。
这一句是上片观感的总括。“总有愁情扰”,一句话,看什么都不舒服。
月闲筝瑟轻,夜寒风少。
下片,作者把感官转向了一个更大的物空间。“筝瑟轻”应该不是作者有心情对月轻弹,而是在寻觅一个答案“信息”。
天上的月,大小也算个主宰,多少该管点事吧,透露一点点“秋来早”的原因可好?是月的缄默,还是“夜寒风少”,总之声音信息没有传过来。
向天涯,醉亭孤棹。
再向更远的方向寻觅,能看到的是不问世事的“隐逸者”所亲近的“醉亭孤棹”。言外之意,还是没有结果。
赋别词,平仄难成调。
“赋别词”之“别”应该是指与所留恋的“季节”或“时空”的惜别。时空在变,“平仄”的规矩也会变。“难成调”与其说是作者的一句谦辞,不如说是作者对自己那份别样情愫的一份矜持。
雁声清远,忍看铅华老。
一份情感的投射,能有救世之功,当然令人膜拜;而与众生能有一份共同的苦难承受,则更能使这份情感有审美上的共鸣。“雁声清远,忍看铅华老”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“承受”。
期期另外还想多说的,是这首小词的遣词造境很有些别样。在给人强烈的视听感官冲击的同时,物象上多有一种“水中月,镜中花”的意蕴(比如:“柳瘦以影”、 “ 红尘水映”是“实物”弄虚, 冷香“羞抱” 是“虚像”以实,人的视觉本比听觉能触及到更远,但却偏用“雁声清远”来“混淆视听”),这种朦胧、迷离、虚幻的表现手法,也让这首词多了许多意趣。
原文链接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cc1c43201011tlw.html